4月2日,《枣庄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工作推进会在明理楼519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高峰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安涛主持会议。校内专家组成员、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高峰在讲话中指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丛书》编纂工作,将其作为服务地方文化传承、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在市政协的通力合作与课题组的努力下,编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丛书》编纂已进入攻坚期、倒计时阶段,希望同志们要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高质量完成这项光荣的文化使命,为枣庄文化强市建设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高峰强调,枣庄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必须主动融入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以《丛书》编纂为契机,将枣庄历史文化系统梳理、创新转化,打造彰显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这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时代赋予全体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使命。《丛书》不仅要成为存史资政的“地方志”,更要成为立德树人的“活教材”。同时,要注重将枣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建设、思政教育和科研创新,开设特色选修课,让研究成果反哺人才培养,塑造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高峰要求,要坚持严谨求实原则,突出学校学科优势和个人研究所长,在确保学术性的前提下,做到文字表达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努力打造兼具学术性、文学性,有较强可读性和传播力的精品力作。要细化任务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按步骤逐项落实,确保严谨有序,精准高效,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学校相关单位要开辟绿色通道,为顺利开展研究工作保驾护航,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安涛在主持时指出,编纂《丛书》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践行区域历史文化“两创”和“第二个结合”的应然之举,对于提升个人学术修为、凝练学术方向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吸收专家意见,进一步在文字凝练和标题提炼上下功夫;要加大时间和精力投入,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着力提升学术性,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
会议传达了定稿会专家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做具体安排。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并认真研究了书稿编纂体例和编排格式,并形成一致意见。
(文/枣庄文史研究院 图/李申磊 编辑/葛晓霞 审核/闫昕)